中国古代文书古代文书的载体

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4-10-24 16:54

我来回答

1个回答

热心网友 时间:2024-11-07 17:32

中国古代文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,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的帝舜时期,史官的《虞书》虽然原始版本已失传,但其存在为文书载体的演变提供了线索。考古发现的清末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刻辞,是商代王室占卜时的文字,属于公务文书,体现了简作为早期文书载体的应用。简是由狭长的竹、木片制成,通过皮条或丝绳编连成册,积累成典,记录了当时史官的活动和历史事件。


东晋后期,纸张开始进入官方文书的使用领域,但诏令和重要奏疏仍沿用竹木简。直至隋代,竹木简才逐渐被淘汰。在这期间,文书载体还曾广泛采用金、玉、铜、铁、石、缣帛等贵重材料,以确保长期保存和特殊环境下的使用。纸张作为主要载体后,黄纸用于诏书,明、清时期,红纸用于向上级*的禀报,白纸则为普通文书所用,纸张的幅面大小各异。


从元代开始,折叠式纸张逐渐流行,明代的奏疏采用称为"本"的折叠形式,其他文书则用单幅纸。而作为*身份象征的诰命文书则采用卷轴式。清初,纸制风格沿袭明代,但到了中叶以后,除了诏令和部分特定文书外,大部分文书都改用折式纸张,这标志着文书载体形式的进一步标准化和便利化。




扩展资料

中国上古到清代末年各历史时期使用的文书。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:战国以前属于前期,秦代到南北朝为中期,隋、唐到清代为后期。前期的文书比较简单,中期的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专用的文种名称,各文种也开始有了特定的程式。后期通用文种的载体都已使用纸张,文书处理程序更加严密,各文种的程式也日臻成熟。

声明声明: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,旨在传播知识,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