敏悟引证解释

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4-10-22 20:09

我来回答

1个回答

热心网友 时间:2024-10-24 21:34

“敏悟”在古代汉语中,有着多重含义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首先,"敏悟"常被理解为聪明、机敏之意。《梁书·萧洽传》中提到的“洽 幼敏悟”,描述了萧洽自幼便展现出的聪明才智。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中的“高澄 就 杜询 讲学,敏悟过人”,则强调了高澄在学习时展现出的过人智慧。在《新唐书·白居易传》中,白居易“敏悟绝人,工文章”,表现出了其在文学造诣上的非凡天赋。《新唐书·裴识传》中“识字通理,性敏悟,凡经目未始忘”,描述了裴识在学习上的敏捷与记忆力之强。
其次,"敏悟"亦常被解释为觉悟之意。在《醒世恒言·苏小妹三难新郎》中,东坡对苏小妹的敏悟表达了极大的赞叹,甚至将其与自己的才能进行比较,认为苏小妹若为男子,其官位定会超过自己。这反映出“敏悟”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个人的洞察力、理解力紧密相关。
最后,"敏悟"字面意义上,“敏”即敏感,而“悟”则指悟出、理解。这表示“敏悟”不仅是一种对外界事物敏锐的感知能力,更包含了对事物深入理解与领悟的内涵。
综上所述,“敏悟”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包涵多层意义的概念,从个人的聪明才智、悟出觉悟到字面理解的敏感与领悟,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智慧、理解力和感知能力的深刻认识与重视。

声明声明: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,旨在传播知识,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