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后、00后亲戚间为什么不太亲近了?

发布网友

我来回答

1个回答

热心网友

因为90后和00后不是在家中长大的,是在学校中长大的

人在一天的时间可以分成四块:①早上到上午;②中午到下午;③晚上到午夜;④午夜到早晨

人们能动用的时间,一般只有三块:上午、下午、晚上

从小学开始,大家上午在学校度过、下午在学校度过,只有晚上在家度过

这段时间既要吃饭、也要完成作业,除此之外还要与小伙伴们玩耍

它是不够用来“与亲戚增强互动、增强关联”的

如果学生住宿,那么他晚上的时间也是在学校度过的

学生只有寒暑假有较长的时间,可以“持续的在家”

在学生较小的年龄,他在寒暑假可能会与亲戚有一些互动、有一些来往

在学生较大的年龄(一般是15岁左右),他在寒暑假有较高概率,不会与亲戚有互动、有来往了

说白了,这就像你的那些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同学
上学的时候关系可好了,但自从毕业后,大家的联络渐渐变少了
起初一段时间你还愿意主动找他们,也愿意回复他们
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你也越来越没有兴趣去找他们了
到了最后,你只会在翻开联系列表的时候才能想起他们
「亲戚关系」就像「同学关系」,如果得不到妥善的维持,就会缓慢的衰减

还有一个原因是地缘关系:远亲不如近邻

搁几十年前,你肯定没几个“远亲”

搁现在,你应该有很多“远亲”了

当然这里指的远亲不是“亲戚关系远”而是“地理位置隔得远”

这是城市化后出现的现象

城市化带来的结果就是产业链发生了变化

想在城市定居,你是得有本事的——起码你能在这个城市找到一个正经工作、拿着并不算低的工资

所以你可能有十个亲戚,他们年纪都很大,现在都住在农村

而你呢,你上完大学,直接在当地找了个工作,暂时住在这里了

你没打算定居这里,但你打算将来找个合适的地方定居,而不是回到老家生活

对你来说,你那十个亲戚都是远亲,离你太遥远:你顶多在回老家探亲的时候顺带看看他们

也可能你那十个亲戚里,有五个亲戚的孩子各自都考入大学、都在各种城市找到工作

然后人家混的还不错,于是就各自把各自的家人接到城市里了

于是你的这些亲戚分居各地…

这就使得“即使你回老家探亲,你也没办法顺带看看他们”,因为他们分居各地了呀

最关键的还是这两个原因合在一起

从小时候,到你考入大学

你与亲戚的关系一直是缓慢疏远的——当然你们见了面后可能也会很热情,但你不会生出“今天没事,我去某某那里玩一玩看一看吧”的念头

等你大学了、等你大学毕业了、等你找到工作并在某个城市暂时定居了

你的“探望这些亲戚”的念头就会更低了

甚至,你不会产生“探望一下”的念头

因为对你来说这些亲戚只是“名义”上的亲戚,是“实质”上的陌生人

这是趋势,中国未来的家庭结构趋向于原子化

原子化就是各自为家、各自不再联络的“离散状”

而不是曾经那样聚居的“集群状”

说简单点就是人各有志,这人想去A城市,那人想去B城市——你怎么“聚居”呢?

说复杂点,就是人各有命,他考到了A城市、那人考到B城市——你难道能修改人家的考试成绩?

哦对了,互联网的存在还可以弥补人们在社交方面的需求

曾经人们的主要社交是走走访访

现在,虽不至于是“主要社交是网络”,但网络已成为很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

人们在网上更容易遇到志趣相投的人,因而对现实亲缘关系的需求也会相应的下降

大致就是这么回事吧

声明声明: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,旨在传播知识,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11247931@qq.com